央视开播《诗词大先生》致敬叶嘉莹
来源:《天津日报》2024年2月22日第7版
主讲人张静讲述眼中的风雅先生 传递诗词之美汲取精神力量
今年,“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将迎来百年诞辰。2月22日至27日每天12时,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播出《诗词大先生》,致敬这位毕生传递诗词之美的风雅先生。记者采访了该节目主讲人、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叶嘉莹先生嫡传弟子张静。
叶先生春节回首百岁人生
春节期间,张静探望了叶先生,“叶先生跟我讲,回首自己的百岁人生,能与古诗交朋友是件很快乐的事。于叶先生而言,讲授古典诗词不仅是一份职业,还是她热爱的事业,更是生命的一部分。”
古典诗词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被喻为中华文化的“芯片”。张静表示,“通过这个‘芯片’,可以积累、传递、激活优雅生存的智慧。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被感动、有共鸣,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生命。”
在张静看来,叶先生的讲解重在发掘、传递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精神标志和思想精髓,“在近80年的教学生涯中,叶先生将深厚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和深切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解诗学范式,感召一代代全球各地的受众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传承者。去年10月,叶先生专门来到在南开大学举办的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向与会者吐露心声:‘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想、感情传给年轻人……相信将来中国的诗歌,诗教,诗对人的感动和教化的传统一定会传承下去的!’”
6期节目讲述“诗词大先生”
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百家讲坛》播出了张静主讲的《唐诗经典炼成记》,反响不俗,节目组希望她继续讲古典诗词系列。张静说:“叶先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典范,导演和我商定,从我作为弟子的角度揭秘叶先生讲诗的成功经验,于是有了《诗词大先生》。”
该节目分为《未应磨染是初心》《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只是征行自有诗》《高节人相重》《诗教绵绵传嗣响》6讲。第1讲聚焦叶先生弘扬中华诗教的初心。第2讲至第4讲呈现叶先生讲诗的3个特点:深厚的国学根底,古今之间的融通;精湛的西学修养,东西之间的融汇;融入深刻的生命体验,古今同情,以古鉴今。第5讲具体分析叶先生如何通过讲解诗词“焕活”诗人的生命心魂,让自己与受众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第6讲以4首同样写水边女子的诗词切入,讲述评判诗词优劣的标准。
“叶先生的诗词讲解深入人心,与她本人的性情、品格、修养、气节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仰慕叶先生忘我、执著、坚强、宽仁等品节,听她讲解时,就更容易被吸引和感染。”张静表示,叶先生赓续、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诗教观,关注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文化地位,以诗词及其承载的文化精神为教育内容,立足诗歌兴发感动的特征与其综合性文化载体的优势,形成独特的诗词讲解方法,故而产生深远影响。
个人视角呈现更多鲜活细节
《诗词大先生》有什么特色?张静坦言,“如果要评价叶先生的学术成就、教学成果,我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但是如果从个人的视角切入,谈谈自己对于叶先生诗教理念的理解,‘余虽不敏,然余诚矣’。节目中我讲到了自己在叶先生身边经历的一些事情,以真诚的讲述和更多真实的细节,呈现更鲜活、可亲、可敬的叶先生。能在叶先生身边读书、工作,是我一生莫大的幸运。”
张静透露,南开大学迦陵学舍的讲堂里悬挂着一副联语“师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是叶先生根据龙榆生先生的两句词改写的,很能体现叶先生的爱国、传薪理念。张静说,“在叶先生看来,师生之间薪火相传的情谊,有时甚至比骨肉更亲近;而讲授古典诗词时,我们要把古人和自己的理想、志趣、情操等都传递给受众,在谈诗论词之间,赓续民族的诗教精神,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叶先生的爱国、传薪精神,时刻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录制《诗词大先生》时,张静常会想起叶先生1978年秋写下的《水调歌头·秋日有怀国内外各地友人》,“现在读来,我依然能感受到叶先生当初渴盼回国教书的赤诚。”
古典诗词涵养身心敦励品行
张静透露,为了迎接叶先生的百年诞辰, “诗不远人话迦陵”短视频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目前已收到海内外短视频数百条,院士、文化名人、企业家、学生等纷纷分享自己被叶先生引领、被诗词点亮的感受。
作为古典诗词推广者,张静表示: “我们传承古典诗词,为的不仅仅是能背会写,更重要的是涵养身心,敦励品行,从思想上体认古人的修养与品格,从行动上践行古人的智慧与修为。诗人的美好生命借由诗作承载,等待后来者在历事炼心的生命历程中再度激活与感发。当下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不能舍本逐末,只追求形式,比如吟诵和作诗,不是为了炫于人前的才艺表演。‘诗词,是人心不死的力量’,这才是内核和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