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专栏

风骨津商赵雁秋 民族工业利中厂

来源:每日新报 2023年12月21日06版

风骨津商赵雁秋 民族工业利中厂

南开大学老校区的东南角,校舍林立,时光倒转近百年,这里曾是一片简陋的小平房,十几位科研人员穿梭忙碌其中,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日夜操劳,永利碱厂、达仁堂等天津本土的众多企业,都曾与身处南开一隅的这些科技工作者紧密协作,取得各自领域的一个又一个突破,在那个贫弱交加、硝烟弥漫的年代,为中国点亮了一簇簇希望之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其中一家在中国化工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硫酸厂——天津利中酸厂和它的创始人赵雁秋先生。

孤雁”不饮啄 一心逐光明

风骨津商赵雁秋 民族工业利中厂
风骨津商赵雁秋 民族工业利中厂

赵雁秋,原名赵云中,辽宁绥中县人,1893年出生在一个开明绅士家庭,12岁时,进入北京求实中学读书,后来又考入北京国立工业专门学校应用化学系,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1919年,他奔赴山西推行统一度量衡,在山西省公署工作多年,深得山西督军阎锡山赏识。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势力接管了晋、冀、察、绥及平津两市,接下来的两年,赵雁秋先后在张家口和北平地区的税务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酸碱乃工业基础,要想发展化工业,必定离不开制酸和制碱,化学专业出身的赵雁秋深知这一点。当年,在他创办利中酸厂之前,全中国范围内的硫酸厂屈指可数,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家位于上海,生产出来的硫酸基本只能满足南方地区的需求,而华北地区的硫酸市场,则完全处于日本制酸企业的垄断之下,亲眼目睹外国资本对中国的掠夺和霸占,赵雁秋时刻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振兴中国人自己的化学工业。

1930年“,中原大战”后,晋系军阀退败,赵雁秋随之退出官场。按理说,此时的他为官多年,手中积蓄颇丰,完全可以选择躲避乱世,安安稳稳过着富足的生活,可赵雁秋却不甘于此,很快,他投身到我国的民族化工事业当中,在他看来,失去官职,恰恰是自己奔赴梦想的契机,他先是出资创办了一家制革厂,自任厂长兼工程师,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华北地区薄弱的制酸工业,决定创办一家硫酸厂。作为制造火药的基本原料,硫酸、硝酸等化工产品的重要性,早在洋务运动期间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1874年,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徐建寅,就曾奉旨到天津机器制造局专攻镪水制造,并建成淋硝厂,生产硫酸、硝酸和硝酸钾。赵雁秋所处的时代,晚于徐建寅几十年,他的制酸目标早已不再局限于军火用途,他要建的,是一家服务于农业、化工、军事等多领域的大型硫酸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即便赵雁秋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仍然远远不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不断加紧侵华步伐,先是占领我国东北,紧跟着又策划推动华北地区特殊化,北平、天津无不处在日本人的虎视眈眈之下。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人从事硫酸等与军火相关的产业,起步晚、底子弱,不仅没有打破日本垄断的胜算,还很可能在战争中成为打击目标,稍有不慎便会血本无归,赵雁秋找遍商、政各界人士,有意投资入股者寥寥可数,几经辗转和考量,他想到了当时驻扎在天津的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晋绥军河北省主席商震、东北军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三位要员,这三人率领的部队都曾在战场上跟日本人殊死搏斗,对侵略者共同的憎恨,指引着赵雁秋找到他们,筹集到了建厂所需资金。

集众人之力 成利中之业

风骨津商赵雁秋 民族工业利中厂

伉大器,今年79岁,他的父亲伉铁儁1931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一毕业,就留在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而这个研究所,正是当年为利中酸厂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科研机构。1933年,赵雁秋先生决定绕开外商,委托南开应用化学研究所帮忙建厂。那时,伉铁儁还只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作为化学系的优秀学生,他经常到所里帮助教授和研究员们做化学方面的分析、测定工作,因此亲眼见证了他们攻坚克难、建设酸厂的整个过程。伉铁儁在世时,时常给儿子伉大器讲起这段往事,“一开始赵雁秋只是在唐山办了一个小型硫酸厂,当时的工艺是燃烧硫磺做硫酸,硫磺很贵啊,成本太高,后来应化所的专家实地考察之后,建议改变工艺,因地制宜,利用唐山当地廉价的硫铁矿提炼硫,在天津搞一个大厂,这样成本一下就下来了,硫铁矿跟硫磺价格差几十倍了。”伉大器说。

提到利中酸厂的建立,有一个人十分关键,他就是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张克忠。1932年,张克忠与校长张伯苓等人一起,筹集资金组织人员创办南开应用化学研究所,为的就是从“应用”出发,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助力民族化工事业发展,接到赵雁秋先生的委托时,研究所刚刚成立一年,基础还很薄弱,科研经费不足,技术人员短缺,甚至连搞研究必需的设备也凑不齐,很多时候,张克忠他们都不得不淘来各种零件,自己动手制作设备。

张克忠带着张洪源、蒋子瞻等技术人员,承担起了利中酸厂的厂区规划、厂房设计、工艺改良等全部任务,他们拿着最低的薪酬,每天吃住在厂区里,不分昼夜地进行技术公关、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从1933年6月开始设计,到1934年5月试车成功,仅用不到一年时间,总计13万余元的资金,便建成了日产硫酸三吨的利中酸厂,其中光是设备费一项,就比外商的报价节省了10余万元,生产出来的硫酸,浓度、纯度均达到国际标准,甚至比日、德等国的同类产品质量还要好,利中酸厂的成功投产,极大地振奋了南开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全体成员,张克忠在当年的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以其费用之低廉,建筑时间之迅速,及成绩之良美,本所同仁深以为幸,亦以尽同仁学习工程之责,因是尤觉中国问题可由国人自行解决,而中国工程师未必不如外人也!”

利中酸厂建成投产后,挑战随之而来,因为威胁到了日本制酸企业和供货商的利益,利中酸厂遭到了疯狂打压,那些长期销售日本硫酸的买办们,不仅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价,争夺市场,还恶意中伤利中酸厂的产品,扬言其质量远不如进口硫酸。如此一来,天津的硫酸用户纷纷开始低价进口硫酸,导致利中酸厂产品大量积压,资金难以周转。面对危机,赵雁秋等人没有退缩,他们从宣传入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向用户说明中国人自己制酸的意义和国产硫酸的优点,同时把用酸量较大的几个行业作为公关对象,派出技术人员上门帮助他们试用利中硫酸。此外,利中也跟日本人打起了价格战,凭借高效的技术和就地取材、原料低廉的优势,不断降低每箱硫酸的价格,直至日本人无法承受。到了1935年冬天,利中硫酸成功将日本硫酸挤出天津,结束了其对我国华北地区硫酸市场的垄断。

然而,这来之不易的一切,都随着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开始急转直下。天津沦陷后,利中酸厂被侵略者占领,之前在硫酸领域让日本人吃了不少苦头的赵雁秋,成了日本方面重点迫害的对象,为躲避抓捕,赵雁秋被迫南下四川,虽然一生的心血被毁,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到了四川之后,他重新拾起专业,在一所中学当起了化学教员“,赵先生办厂也好教学也好,都是在培养化工人才,而且他特别乐观,即便在逃难的日子里,也总是鼓励学生,学生不爱上化学课,他就在课堂上加入一点艺术成分,拉胡琴啊、唱两段儿啊,学生就喜欢上他的课了,后来在一次轰炸中,赵雁秋不慎把脚摔折了,落下终身残疾,学生们十分爱戴他,每次上课都到家里扶着他去学校。”伉大器说。

1945年日本投降后,赵雁秋返回天津,参与恢复重建了利中酸厂。回顾赵雁秋先生的一生,从做官到经商,再到教育,看上去跨度很大,但其实不论什么时期,什么身份,他都始终心系着国家。今天,我们说赵雁秋、说利中酸厂,并不仅仅是在讲一个人或一个工厂,而是在描绘那个时代下,为我国化工事业不懈奋斗的一众仁人志士的群像,是他们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换来了今天我们仰望的星空、壮阔的未来!

来源:《津云调查》节目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