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要闻
-
宁宗一先生向学校捐赠著作和档案资料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鸻)近日,文学院教授宁宗一先生来档案馆座谈交流,并向学校捐赠了《教书人手记》《中国古典戏剧名作十讲》两部著作和1954年南开大学服务证等7件珍贵历史资料。 会上,档案馆负责人对宁宗一先生长期支持学校档案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档案馆近年来的发展和建设情况,以及特色档案编研工作成果。宁宗一先生结合捐赠材料,深情回忆了材料背后蕴含的南开故事,并…
-
爱国三问90周年 南开大学打造爱国读本
来源:张伯苓研究会 2025.04.23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1935年9月,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爱国三问。如今90年过去,犹在耳畔。
-
世界读书日 这一百年前文献回归南开大学
来源:南开大学图书馆 2025.04.24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书韵飘香 阅悟生花”第十五届南开读书节开幕式上,南开大学图书馆百年前珍贵图书文献《南开大学图书馆中西图书目录合编》影印本回归入藏。 《南开大学图书馆中西图书目录合编》一书于1926年出版,由时任南开大学图书馆主任(馆长)王文山主持编纂,分为中、西两卷,收录南开大中学校所藏中西图书目录。该书有计划中之南开大…
-
“启智津沽:教育与津派文化”系列活动成功举行
今年清明时节,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校父”严修先生诞辰165周年,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校校长张伯苓先生诞辰149周年。4月4日上午,由严修研究会、张伯苓研究会和南开校友总会主办的“启智津沽:教育与津派文化”系列活动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举行,现场首发新书《严修日记(1898-1910)》。 严修先生后人严文凯、严实,张伯苓先生后人张元龙、张媛华、张元苓,天津市原副市长、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
今日清明 南开师生校友缅怀先烈先贤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高雨桐 摄影 宗琪琪 苏雍涵)又是一年清明至,梨花风起寄哀思。4月4日,南开大学师生校友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以不同形式缅怀南开先烈先贤。 清晨,阳光丝缕般温柔地洒向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中心花园,青松翠柏之间,敬塑着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校父”严修和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创校校长张伯苓的半身铜像。今年4月2日和4月5日,分别是严修先生诞辰165周年…
-
南开大学打造“AI大先生”:叶嘉莹诗教遗产将获数字重生
来源: 中国新闻网20250328 中新网天津3月28日电(王韵哲 付阳柳) 2098盒磁带、231盒录像带、340片光碟、大量文字稿及与海内外学者往来书信——这是叶嘉莹先生留下的珍贵遗产,经过数字化保存后,正在精细修复的过程中。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的解诗方法如何借助现代数字科技重生,让古典诗词与当代人心产生共鸣?中华诗教理念又如何在当下继续传递下去,进而走向国际,与世界对话? 近日,南开大…
-
天津人艺《爱国三问》剧组南开行
来源:张伯苓研究会 近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爱国三问》剧组踏上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探访之旅。从祭奠先贤到感悟校史,从艺术对话到精神传承,为即将上演的话剧注入了更厚重的历史温度与时代共鸣。 张伯苓雕塑前献花 以敬畏之心对话历史 清晨,剧组全体成员肃立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的张伯苓校长雕塑前,敬献鲜花,鞠躬致意。 校史展中重温烽火岁月 南开精神的具象化呈现 随后,剧组参观了南开大学校史展览馆。展览中,“国帜…
-
南开风骨展风采 三问激荡家国情
来源:《天津日报》2025年3月20日第10版 走进话剧《爱国三问》排练厅 见证历史人物如何“活”在当代舞台 记者 高爽 文/摄 90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今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将这段跨越世纪的“爱国三问”首次搬上舞台,用话剧《爱国三问》展现一代教育家的精神风貌。昨日,记者走进剧组排…
-
清华北大南开百余名校友重走西南联大路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 追寻先辈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李享)为追寻先辈足迹,赓续西南联大红色血脉,传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精神,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校校友共同策划开展“重走西南联大路”主题活动。活动由南开北京校友会会长刘亦方倡导,首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校友组织主办。日前,由115名三校校友组成的“湘黔滇毅行团”沿着当年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西迁路线,用7天时间完成了1800…
-
南开大学学者发表首篇专题研究 叶嘉莹词学思想俄语论文
来源:《天津日报》2024年12月27日第4版 本报讯(记者 姜凝)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师叶芳芳撰写的《“弱德之美”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词体美学特质及其生成的精神道德基础》一文,近日发表于俄罗斯言语及文学体裁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言语体裁》。这也是首篇专题研究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叶嘉莹先生“弱德之美”概念和词学思想的俄语论文。 “这是我作为项目主持人并担任主译的2023…